热门旗舰噪声消除耳机横评:索尼WH-1000XM4和Bose700,谁是真正的黑科技?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0

说到噪音消除耳机,有索尼和Bose两个品牌,噪音消除性能、音质表现、佩戴体验是现在的第一阶段。他们的人气模特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,很多人拿到降噪耳机的时候,比较索尼和Bose,想知道哪一个更优秀,哪一个更高的性价比。为了回答这些疑问,去年我们对索尼WH-1000XM3和Bose700进行了比较评价。当时得出结论,WH-1000XM3体验更好,Bose700拾音降噪占优势,但在包括音质、降噪在内的诸多方面均未能分出胜负,屡战屡胜。1年后,索尼反复更新旗舰噪音消除耳机,发售了WH-1000XM4。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对新产品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感兴趣。又能超过700吗。我相信看了这次的对比横评会得出结论的。外观还是那么熟悉,能体验到不同的感觉吗?索尼虽说WH-1000XM4的外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,但是Bose700也很熟悉,首先来谈谈两者的外观和佩戴感觉吧。毕竟,日常生活中有大量使用降噪耳机的场景,不仅可以追剧、听音乐,还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创造安静的私人空间。例如,在家里、办公室、早晚上下班、乘坐飞机、火车等交通工具时可能会使用降噪耳机,可能会产生长时间的佩戴需求,因此舒适度和容貌值是相当重要的一环。索尼WH-1000XM4外观与上代产品非常相近,配色也依然是黑色和白金银,除了头梁定位标注的具体型号改变外,产品外观采用一体化垫子设计,随之质感也有所提高。耳机设计简单,手边白金银色配色的统一性很强,机身几乎没有其他颜色,整体看起来很清爽。另一方面,该产品采用了耳机常见的月牙形框架,收放时可旋转耳罩,使之平整,向内折叠,有效减少收放所需空间,同时防止外力造成耳机压坏,便携性明显提高。Bose700同样使用比较简洁的设计语言,头梁与耳罩之间也没有复杂的连接结构,从顶端到尾部的几何过渡也非常自然,具有很强的一体感。但是,它没有Bose700的内折设计,在收纳时占据更多的体积,耳机的收纳包比索尼WH-1000XM4大一圈,在便携性方面索尼占有一定的优势。对于两种佩戴舒适度,人们认为体验有点接近,耳罩的造型和触感也比较接近,与头部受到压力相似。无论如何,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压迫感和疲劳感,舒适性非常肯定。但如果你仔细比较两个耳机的耳罩和单元结构,你会发现一些不同。首先,WH-1000XM4耳罩更长,相对而言耳垫不易压到用户耳垂,其次,WH-1000XM4耳垫反弹速度更慢,具有更好的存储能力,安装时有助于提高舒适度和紧贴度,进而增强了被动隔音能力,最后Bose700耳罩深度更大,佩戴时不易按压耳廓,即考虑到长时间佩戴不会引起耳痛,当然WH-1000XM4也考虑到这一点,加上比较厚的“滤音棉”,同样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。索尼WH-1000XM4与Bose700头梁外形有明显差异,实际安装感比较接近,但我们在体验时也没有发现头梁悬空,能有效分担耳机给头部带来的压力。另外,两者的重量也非常接近,Bose700实测为约260g,索尼WH-1000XM4实测为250g左右,实际使用时的感知不太明显。结论:总的来说,两款耳机在佩戴舒适度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可以满足绝大多数需求,长时间使用也可以应对,但耳机的外观设计是比较主观的方面,实际感觉因人而异,如果拘泥于佩戴舒适度建议有条件的用户离线体验后再做决定。对于两款耳机的设计,外观、配色都简洁易懂,也取决于用户的审美倾向。但是,索尼WH-1000XM4具有比Bose700更多的可折叠构造,肯定是为了节约用户的收纳空间的正项目。降噪体验比较,行业基准是谁。两款耳机的降噪效果和体验,无疑是本次比较的重点,同时这也是大多数人在购买产品时最需要考虑的因素。其中,索尼WH-1000XM4继承了上一代的优势,搭载了新升级的HD降噪处理器QN1、多麦克风系统,同样支持20种环境声级和“风降噪”模式。Bose拥有700?